?以心相許夢筆生花的故鄉
——范迪安向浦城美術館捐贈作品
海峽品牌雜志社 武評
江山寄遠,夢筆抒懷。數十年前,范迪安先生通過艱苦的努力,從浦城走向京城;數十年后,他的作品又因鄉愁從京城回到浦城。這飽含范迪安先生對故鄉的山水情懷,身赴千里,卻始終深愛著閩北家鄉人民,無論走到哪里,文化的鄉愁,總是縈繞在心。3月25日,范迪安捐贈作品儀式在浦城美術館舉行。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人大書畫院院長葉雙瑜,南平市委書記袁超洪,南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堅出席捐贈儀式。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致辭
范迪安在致辭中表示,家鄉浦城是青山碧水、鐘靈毓秀之地,自古以來人文歷史積淀深厚,文化傳統養育人才。近年來,南平市委、市政府、浦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創新,以富有前瞻性的規劃布局,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提供文化供給。如今,在古代著名詩人江淹“夢筆生花”的地方建設浦城美術館,不僅讓美術館擁有更加悠遠而濃郁的人文氣息,更是千古文心一脈相承的重要體現。為此,他將捐贈一大批油畫、水彩、書法作品,由浦城美術館永久收藏,同時,還將捐贈一批內容豐富的藝術圖書,在美術館內設立“美育圖書館”,回報家鄉、服務人民,希望能在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中發揮應有作用。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人大書畫院院長葉雙瑜致辭
葉雙瑜在致辭中表示,浦城美術館是一座體現國際水平、中國一流、氣派恢宏、極具特色的現代藝術館。范迪安院長此次捐贈的藝術作品是文化瑰寶,凝結著他的智慧和辛勞汗水,承載和展現著藝術報國的高尚思想境界和深厚的家國情懷。希望當地能夠保護好、宣傳好、管理好、運用好浦城美術館及珍貴藏品,做好周邊規劃,創新管理體制,促進縣域文化藝術事業繁榮發展,把浦城美術館辦成全省乃至全國藝術創作交流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中共南平市委書記袁超洪致辭
袁超洪代表南平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捐贈儀式的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南平發展和致力于南平文化事業繁榮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南平是一座人文薈萃、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朱熹、真德秀等大儒輩出,以范迪安院長為代表的當代南平籍藝術家,讓家鄉人民引以為傲。這次捐贈是范迪安院長造福桑梓、回饋故里的慈善義舉,也是對南平提升文化影響力、傳播力,助推南平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持。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將浦城美術館打造成為新時代南平的文化地標。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會黨組書記馬鋒輝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會黨組書記馬鋒輝、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王來文、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院長王輝等嘉賓在活動中致辭,對范迪安院長為藝術教育和藝術事業繁榮發展做出的貢獻,以及捐贈善舉表示敬意。著名藝術家靳尚誼、邵大箴、許江、楊飛云等撰評表示祝賀。

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王來文致辭
儀式現場,范迪安將自己創作的油畫、水彩作品第一批80余件及千余冊精品藝術圖書捐贈給今年9月即將正式投入使用的浦城美術館,同時舉辦題為“江山寄遠 夢筆抒懷”的部分捐贈作品展。

浦城縣委書記沈曉文向范迪安院長頒發捐贈牌匾











(圖文由南平市人大提供)
品牌名片:
范迪安,1955 年出生于福建省浦城縣,中學畢業于浦城一中,曾在浦城縣蓮塘鎮余樂村當知青。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長期從事美術史論研究,在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當代藝術批評與展覽策劃、藝術博物館學等學術領域均有建樹,尤其在 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和當代美術評論上著述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