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到鄰里 幸福千萬家
——邵武市深化“近鄰”黨建助推城市基層治理互融共促
海峽品牌雜志社記者 陳兆富 通訊員 王曉連
近年來,邵武市以“與鄰為善,有話好好說;與鄰為伴,有事共商量;與鄰為親,有困大家幫;與鄰為友,有樂互分享”的“四有”為目標,運用“初心、同心、連心、暖心”的“四心到鄰里”工作法,構建以居民與居民之間近鄰互助、居民與組織之間近鄰守護、組織與組織之間近鄰共建為核心的共建共治共享體系,探索了一條黨建引領提升社區治理新模式。
初心引領,服務隊伍到鄰里
“俊宏啊,健康碼申領我不會操作,你可以教我一下嗎?”7月18日晚上,昭陽街道名士豪庭小區在職黨員劉俊宏接到居民的電話。白天,劉俊宏同志一直在小區志愿幫助居民申領健康碼,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剛到家,就接到居民的求助電話。
當天晚上,劉俊宏和危宜斌帶著兒子一起來到求助居民家幫助申請健康碼。一人操作一臺手機申請健康碼,不到五分鐘,三人熟練地用求助居民的三臺智能手機把他們全家五口人都申請上綠碼。

(圖為:危宜斌帶著兒子一起來到求助居民家幫助申請健康碼)
據了解,他們夫婦倆都是老黨員,兒子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白天,他們做志愿者在小區地毯式排查無碼人員,碰到不在家的居民提前預約時間。
“我晚上上門申請健康碼就是為了讓白天不在家的居民也可以領到綠碼,平時出行,買藥買菜能更加方便”劉俊宏同志說。正是在像他們這樣的黨員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昭陽街道行春社區、華光社區利用周末兩天時間累計申請健康碼3119人,普及率達到85%以上。
同心同行,共建共治到鄰里
7月9日,邵武市受上游光澤強降雨天氣影響,富屯溪水位上漲異常迅猛,倒灌進低洼大街小巷,北門積水最高處接近2米多深。
“這里還有好多孩子被困,大家快來!”邵武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嚴軍在巡查中發現金娃娃幼兒園暑期班61名幼兒被洪水圍困。他迅速聯系城管局、住建局等部門隊伍前來救援,以接力的方式,組成“人梯”,將孩子從幼兒園外墻一個一個轉移出來,受到了家長的一片稱贊。
為盡快恢復道路暢通和百姓正常生活,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組織部、通泰街道辦等機關迅速落實“機關聯社區”工作機制,發動109名機關黨員干部第一時間下沉到北門,不到半個小時清淤隊、搬運隊、清掃隊、沖洗隊孕育而生,或肩挑或手提,相互幫襯、相互鼓勁,僅用一天不到,泥濘不堪的北門恢復了原貌。

(圖為:機關單位黨員下沉北門支援災后重建)
連心共進,自治協商到鄰里
7月14日,昭陽街道天潤小區響起了挖掘機“轟隆轟隆”操作聲,走近一看,原來是施工隊正在對小區狹窄的消防通道、車道進行擴寬,解決居民彎道行車不便、消防車無法通行的難題。
此問題來源于,天潤小區6月13日上午組召開的“共商管理方案,共建宜居小區”座談會,在會議上有業主提出小區停車難,消防通道常被占用,存在安全隱患。接到群眾訴求后,社區黨委、物業、業委會召開緊急會議,經過多方探討協商,決定擴寬3棟、13等5處狹窄消防通道,解決居民彎道行車不便,消防車無法通行的難題。

(圖為:天潤小區召開“共商管理方案,共建宜居小區”座談會)
“以前開車經過這里,總是要小心翼翼的行駛。現在路面寬了,行人和我們都更加放心和安全。”小區居民張先生興高采烈的對社區工作人員說道。路面寬了,居民的心也寬了。
暖心傳遞,情感培育到鄰里
“是讓我大中華走向復興,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話音剛落響起了陣陣掌聲,走近一看原來是溪北花園小區鄰里驛站正在開展“我們朗讀吧”活動。此活動由飛機坪社區牽頭組織,溪北花園小區黨支部搭臺,邀請社區在職黨員黃勇英老師主持,由轄區片區家長帶領小朋友一同參加、一起朗讀。

(圖為:溪北花園小區鄰里驛站開展“我們朗讀吧”活動)
通過這次朗讀活動,小朋友們不僅學習到了朗誦方法、克服了膽怯心理,家長們也交流著育兒經驗,鄰里黨群驛站時不時飄蕩著歡聲笑語,無形拉近著鄰里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