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城建高品質發展高質量
2022年08月14日08:57 | 來源:福建日報
廈門湖濱中路廈門茶廠公交站旁,市民發現,過去平均寬度為3米的人行道已拓寬至5米,最窄處的1.5米也拓寬為3米。
十幾年來,這條人行道曾困擾不少人。本就不寬的路面,被停靠的自行車占用1米多,每逢附近的濱北小學上學放學時間,這里就成了堵點。廈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環境子公司項目負責人唐震介紹:“上半年,類似的人行道擁堵點,廈門選擇了11處作為城市建設品質提升重點,目前已全部改造拓寬完成,基本解決了擁堵問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上半年,福建省各地在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落地。全省住建系統有效有序謀劃推進項目,城市品質提升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710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60%,同比增長31.7%,超額完成“雙過半”任務。
一個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完善了城市基礎功能,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城市品質提升,增加百姓幸福感
今年3月,《2022年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實施方案》出臺,提出實施10類工程帶動福建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工作,同時實施12類省級典型樣板工程。與2021年相比,該方案在城市建設品質提升方面新增14項重點任務。
“目前,泉州市正全力推進今年第一批741個‘抓城建提品質’項目實施。截至7月底,完成投資32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2.5%。”泉州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志銘說,“實施這些項目,目的在于補短板、提品質,為產業發展提供功能平臺。”
樣板工程是彰顯城市特色、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關鍵。在福州,城市更新、新區拓展、生態連綿、交通通達、安全韌性等五大工程及樣板工程建設勢頭火熱,已生成700多個項目,總投資5947.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83.2億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資903.1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70.4%,超序時進度。
走進福州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民國古巷道和各式老洋房風情獨特。這里是煙臺山片區花漾街區樣板項目。通過修復13棟沿街建筑物,補植藍花楹、梅花、月季等,布局聲光電智慧系統,該風貌區正打造自然、建筑、巷道、繁花融合共生的花漾街區,預計到年底,市民就能體驗到“出門進園、推窗見綠”的美景。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福建省下達了2022年城鄉建設品質提升部分正向激勵獎勵資金,每個縣(市、區)獎勵2000萬元,共計1.8億元。這些資金將統籌用于9個獲正向激勵的縣(市、區)城鄉建設品質提升相關項目支出,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住建系統將持續推進項目建設,加強調度推進,進一步推動形成實物投資。同時,聚焦城市更新、新基建、綜合管廊、地下管網改造等專項債重點使用領域,提前謀劃儲備一批新的重大項目。
建筑邁向現代化,助推產業升級
位于泉州市濱海總部經濟區的蓮花中心,是泉州第一個超高層鋼結構建筑。項目于2020年4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建到地下室頂板。
“中心采用鋼結構吊裝,每平方米的建設成本雖然多了1000元,但建筑現代化的優勢很明顯。”蓮花中心項目經理陳巍巍說,在技術支持、人員培訓等多方助力下,企業克服了不少困難,項目進展順利。
據介紹,泉州通過制定行業發展政策,重點培育了一批技術領先、專業配套、管理規范的骨干企業和生產基地,建筑產業現代化鏈條逐步形成,各項產業發展指標排在全省前列。截至今年7月,泉州市已實施裝配式項目252個,單位工程超787個,建筑面積916.4萬平方米,項目從住宅、學校、醫養、辦公、標準化廠房等多類型穩步推進,取得良好試點示范作用。
這是福建省建筑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福建省出臺穩住住建行業經濟運行“18+12條”政策措施,印發《福建省建筑業龍頭企業(施工總承包企業)實施方案》,努力保持住建行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來自福建省住建廳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建筑業克服疫情和降雨時間長等不利影響,完成建筑業總產值7288億元,位居全國第六,同比增長8.9%,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其中,完成省外產值3475億元,同比增長14.1%,外向度達47.7%。上半年,全省建筑業新簽合同額7970億元,同比增長11.8%;繳納稅收156億元,占全省總稅收的6.9%。
“下一步,我們將總結分析上半年工作情況,圍繞既定目標,指導各地細化下半年工作計劃,逐月加強調度協調,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力爭實現建筑業全年發展目標。”福建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游笑春 通訊員 蘇建成 實習生 李軻)